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
在應對疫情不利影響、加快推動經濟復蘇的特殊形勢下,市場主體在保居民就業、保基本民生、保社會正常運轉等方面有關舉足輕重的作用,優化營商環境、為市場主體排憂解難,必要性不言而喻。
科技賦能添助力 打贏防汛救災硬仗增底氣
面對兇猛的洪水,從氣象和水情預報到防汛監測與預警,各地充分發揮“技防”優勢,多種“新科技”的應用讓防汛抗洪高效率、智能化,增添了防御洪水的底氣與信心。
固本強基,端牢“三農”高質量發展“金飯碗”
脫貧質量怎么樣,全面小康成色如何,很大程度要看今年“三農”工作成效。端牢“發展金飯碗”,以增產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,穩住經濟社會發展大局,打牢全面小康的堅實基礎。
“不可用時無備”是防汛救災工作的最強動員
要牢固樹立防大汛、抗大洪、搶大險的意識,超前謀劃,精準發力,做好防汛救災的各個環節、各個階段相應的準備工作,進一步強化“防”的主體責任,筑牢“防”的責任堤壩。
抱誠守真,中國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奔跑
中國頂壓前行,上半年經濟穩步復蘇,已經為下半年持續恢復打下了堅實基礎,更多“增長極”正在形成,以更加開放和自信的姿態擁抱世界,推動建設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。
堅持黨的領導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
正是因為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,我們才能實現偉大歷史轉折、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,才能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、克服無數艱難險阻。